搜索到823篇“ 《记念刘和珍君》“的相关文章
-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设计
- 2025年
- 【群文任务】研习批注式阅读[设计说明]批注式阅读,是本单元“单元研习任务二”的第一个任务,也是教学环节中设计的唯一任务。开展群文阅读,旨在让学生在批注式阅读的基础上,切实把握“批读”方法,同时整合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经验。“以任务为引领”,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达成目标。
- 邝伟战琳
-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课堂实践活动设计说明《记念刘和珍君》
- 如是他念,如此我见——《记念刘和珍君》研习课
- 2025年
- 一、教学背景《记念刘和珍君》是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一篇课文,隶属“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单元组合、研习任务在赋予这篇经典课文新生命的同时,也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苦于经典文本的丰富而难觅一个小而精的切口作为课堂起点,另一方面苦于革命文学的宏大而难寻一条自然落地的课堂路径。基于此,本课例在设计过程中特别强调以学生为本,着重解决如何让新时代学生读懂鲁迅而不心生畏惧,理解革命而不浮于纸面,传承经典而不落入窠臼的问题。
- 陈亚琼
- 关键词:教学背景
-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三处对比解读
- 2025年
- 《为了忘却的记念》和《记念刘和珍君》都是写人的记叙性文章,一篇是纪念左联五烈士,一篇是纪念爱国进步青年刘和珍。二者在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传递方面,有诸多的相似点,这为我们深入解读文本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展群文阅读提供了可能性。下面笔者就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更深入地了解鲁迅先生的深意。
- 李志平
-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解读文本记叙性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
- 特殊句式视角下至情与理性的四重协奏——再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 2025年
- 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记念刘和珍君》既是一篇满含血泪的至情之作,也是一篇犀利冷峻的战斗檄文。本文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奉为经典,现入选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隶属“苦难与新生”人文主题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任务群。结合任务群“感受思想和语言的力量”的学习内容,以及“体会别具特色的语言表达”的单元学习任务来看,通过品味语言来领会“苦难与新生”,是本文的重要教学内容。鉴于鲁迅作品“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现状,笔者聚焦本文的长短句、反复句、矛盾句、转折句,进行教学维度的文本细读,咂摸特殊句式的深层韵味,探寻情与理的四重内涵,以助力达成人文主题与任务群的学习目标。
- 罗诚
- 关键词:教学维度品味语言《记念刘和珍君》特殊句式
- 以矛盾解意 悟冷笔热肠——从《记念刘和珍君》中读鲁迅
- 2025年
- 优秀的散文作品往往情思丰沛,蕴意深刻,而散文中的“矛盾点”往往是情感的“突破口”,也是读懂作者的“深入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在苍茫的月下一人踱步而行,朱自清思及社会、家庭,矛盾表达的背后实则映射出复杂的自我。而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六次提及“说”与“不说写”与“不写”,文字的反复矛盾是读者读懂鲁迅的重要切口,冷峻犀利的锋芒背后隐藏着虽苦痛挣扎,却依旧奋然前行的革命家、文学家以及血肉丰满的“人”的鲁迅形象。
- 卢文静
- 关键词:《荷塘月色》《记念刘和珍君》散文作品鲁迅形象
- 看似寻常实奇崛--《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
- 2025年
- 鲁迅先生是真正的语言大师,其语言背后潜藏着内心巨大的情感波澜。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不露声色,四两拨千斤,达到了制敌于无形的效果。要想真正抵达《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的奥区,必须充分利用好替换法、删除法。
- 路庆华毕泗建
- 关键词:替换法
-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隐瞒”了什么?
- 2024年
- 《记念刘和珍君》所涉及之事件经历史本事还原,呈现出了异于原文本的更复杂的时空叙事。进一步追索《记念刘和珍君》相关文本并进行谱系化的解读,可以揭橥鲁迅行文中悲愤之情的多元内涵。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留白既有其对己之“愧”,也有对某些群众领袖之“恨”,更有其特殊的政治意涵。
- 鲁卫鹏
- 三次重复矛盾,四个时序重排——《记念刘和珍君》文本艺术特色探究
- 2024年
-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散文中的名篇,一直入选在各版教材中,是非常重要的经典文本。一方面,该文“直面惨淡的人生”,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另一方面,它代表着鲁迅杂文的最高水准,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孙绍振曾评价其为“抒情的双壁”之一。其实理解文本的内容并不难,但该文篇幅较长、思想深刻、风格显著,阅读时常使人面临着一种困境:即虽能看懂全文讲了些什么,但依然会觉得文本很“复杂”,理不清其中的行文逻辑。但对《记念刘和珍君》的解读,又大多集中在人物分析、作者态度和句子赏析上.
- 牛程
-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行文逻辑鲁迅杂文理解文本经典文本鲁迅散文
- 爱恨交织,冰火交融——《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教学
- 2024年
-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以青春之朝气,青春之理想,唤醒百年沉睡的旧中国,建立青春之中华。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青年将青春永远定格,留在了那个苦难的中国,才换来了今天的新生。——李大钊。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6课编选了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两篇写人记事的纪念性散文,孙绍振教授赞誉《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散文的抒情双璧”。
- 赵一航
-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记念刘和珍君》爱恨交织写人记事鲁迅散文
- 在语言实践中传承革命文化——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教学为例
- 2024年
-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是当下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除了在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内隐性目标上有一定难度,还有革命历史与学生所处现实存在距离,作品形式与学生阅读习惯存在距离,学生对说教天然抗拒等三个方面的难点。《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可以采用联读教学的方式,以三课时为单位整体设计学习活动,以此为例,可以归纳破解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难点的三条路径:在读写任务中回到历史语境,在群文比较中把握作品个性,在综合情境中传承革命文化。
- 张慧腾
- 关键词:联读
相关作者
- 侯喜君

- 作品数:15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正定中学
- 研究主题:《记念刘和珍君》 艺术 奥斯维辛 《小狗包弟》 教学目的
- 孙庆君

-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记念刘和珍君》 高中老师 记念 五四新文学 注释
- 贾小林

- 作品数:21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 研究主题:孤独者 文本解读 《谈中国诗》 文本 无声
- 陈玉中

- 作品数:50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射阳县第二中学
- 研究主题:语文教学 语文 中考语文 中考 现代文阅读
- 李弗不

- 作品数:389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西省清江中学
- 研究主题:高考 赏析 作文 导写 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