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8篇“ 《红楼梦》英译“的相关文章
红楼梦中的文化意象传达策略分析
2025年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过程中的文化意象传达问题一直是翻研究的热点。文章深入分析了《红楼梦中文化意象传达的现状与挑战,通过对比不同版本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文化意象传达策略,这些策略旨在保持原著文化特色的同时提升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以推动中国古典文学的国际传播,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陈红敏刘兰
关键词:《红楼梦》英译文化意象
红楼梦的文化传递与策略选择:霍克斯与杨宪益版本的对比分析
2025年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复杂的文化意涵和深厚的哲学思辨为翻带来了巨大挑战。霍克斯(David Hawkes)与杨宪益(Yang Xianyi)的本被认为最具代表性,分别采用不同策略传递原著精髓。本文以两部作(第一回)的十个关键例子为基础,分析哲学隐喻(如“假作真时真亦假”)、神话叙述(如“女娲补天”)、人物心理(如甄士隐的顿悟离去)及诗词翻(如贾雨村的咏志诗)等方面的差异。霍克斯倾向归化策略,追求叙事流畅性和西方读者的易读性,如将“假作真时真亦假”为逻辑化的“Truth becomes fiction when the fiction’s true”,虽适应西方哲学框架,但弱化了原文的艺术形式。杨宪益则注重忠实原文,保留文化隐喻和修辞,如“Form does not differ from void”,虽富学术价值但增加理解难度。在叙事与文化象征的平衡上,霍克斯简化复杂文化背景,突出情节发展,而杨宪益忠实还原佛道文化元素,深化文本语境。两种本各有优劣:霍克斯适合普及型读者,杨宪益则更适合学术研究。本文揭示了翻中文化张力与平衡问题,为理解《红楼梦》翻的多样性提供参考。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s a pinnacle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whose intricate cultural meanings and profound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for translati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by David Hawkes and Yang Xianyi are widely regarded 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each adopting distinct strategies to convey the essence of the original work. This paper examines ten key example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of both translations, focusing on philosophical metaphors (e.g., “Truth becomes fiction when the fiction’s true”), mythological narratives (e.g., “The Goddess Nuwa repairing the heavens”), psychological portrayals (e.g., Zhen Shiyin’s epiphany and departure), and poetic translation (e.g., Jia Yucun’s aspirational verse). Hawkes favors a
石昕玥
关键词:霍克斯杨宪益翻译策略文化传递
推理空间等距原则下《红楼梦的忠实性
2025年
自 Gutt 把关联理论用于解释翻以来,国内有诸多学者将其运用到翻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王建国运用关联理论讨论了什么是忠实翻,以及如何通过翻的推理空间等距原则实现忠实翻。笔者认为,这种原则解决了关联理论运用到翻中衡量关联度的问题,为衡量忠实性提供了依据。
朱阳王萌
红楼梦过程中的归化与异化——以霍本和杨本为例
2024年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目前广为人知的本有两个,一个出自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另一个出自中国翻家杨宪益、戴乃迭。文章对比分析了霍本和杨本,探讨了《红楼梦过程中的归化与异化,以期为《红楼梦》翻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黄梦滢
关键词:《红楼梦》汉译英
文学翻中的创造性叛逆——《红楼梦研究
2024年
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中极为常见。在翻过程中,当者在文中加入了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内容时,那么在此作中,创造性叛逆的现象就一定存在。《红楼梦》在国外的流行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而其取得的斐然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杨宪益和戴乃迭本。本文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考察者在翻过程中进行的创造性叛逆,揭示翻中创造性叛逆的作用和影响。
罗静娜缪羽龙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红楼梦》文学翻译
红楼梦语义韵意义翻策略探究——来自感知动词的证据
2024年
者通过目的语对原文进行重现和再创作的过程。语义韵在跨语言对等单位的确立中至关重要,应为者转述意义时的重要考量。本文基于《红楼梦》汉平行语料库和国国家语料库,通过考察《红楼梦》汉过程中语义韵意义的变化特征,分析语义韵在者隐性态度意义转述中的作用机制,管窥翻文本中者语义韵意义的翻策略。以汉语感知动词“打量”在汉中的语义韵变化为例,研究发现,语义韵对等和语义韵操控为者的两种策略选择。然而,语义韵层面的功能对等在实际翻中较难实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者选择操控语义韵意义,通过回避原文语义韵,制造语义韵冲突,传递出者声音。
高歌卫乃兴
关键词:语义韵平行语料库翻译策略
红楼梦中民俗词汇的翻
2023年
红楼梦中民俗词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索如何将《红楼梦》中的民俗词汇准确地翻文,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研究方法可以包括语料库分析、对比分析等,通过对原文中的民俗词汇进行深入研究和对比来寻找最合适的翻方式。研究结果可能是一份翻手册或指南,提供给翻者参考,让他们在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民俗词汇的含义,并选择合适的翻方法,使翻更加精准和贴切。
王小花
关键词:《红楼梦》英译文化内涵文化冲突
十九世纪《红楼梦者行为研究
2023年
本文是在者行为批评视域下针对19世纪《红楼梦者群体翻行为特征的研究,既注重文本层面上的翻内部研究,又注重行为层面上的翻外部研究。就《红楼梦》早期翻而言,“翻内”者群体通过正法翻,如音、直以及意等翻策略,将《红楼梦》编入到西人所学汉语教材中,起到良好的服务汉语学习的作用。而“翻外”者群体则更多从目标读者的接受出发,采用摘、节、意等非正法翻策略展现了不同风格的本,为《红楼梦》的早期对外传播提供了多种途径和选择。再者,该者群体在积极互动中对《红楼梦》的认识不断加深,推动了《红楼梦》域外传播向纵深发展。
季淑凤
关键词:《红楼梦》
阐释学视角下《红楼梦分析——以《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为例
2023年
秦欢
林语堂《红楼梦原稿底本续考被引量:1
2022年
日本八户市立图书馆所藏林语堂《红楼梦原稿并未提及底本,可以先通过比对林稿文与《红楼梦》诸本异文,找出匹配度最高的版本,并结合2021年香港嘉德春拍公开的林语堂晚年致陈守荊的亲笔信提及的有关《红楼梦人名索引》所据版本的线索,及台北林语堂故居所藏《红楼梦人名索引》原稿,明确翻底本是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增评补图石头记》。
宋丹
关键词:红楼梦底本

相关作者

宋华
作品数:14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红楼梦》英译本 英译 《红楼梦》 文化 审美
洪涛
作品数:57被引量:164H指数:9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
研究主题:《红楼梦》 霍克思 翻译评论 翻译问题 英译本
冯全功
作品数:131被引量:901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英译 翻译 《红楼梦》 修辞认知 英译研究
李敏杰
作品数:46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研究主题:红楼梦 翻译 《红楼梦》英译本 英译 少数民族
朱薇
作品数:44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红楼梦 翻译 《红楼梦》 《红楼梦》英译本 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