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0篇“ 《渔家傲》“的相关文章
渔家傲·秋思》中的音景价值
2025年
经典宋词《渔家傲·秋思》依次描摹厚重庞杂的边声主调音、凄婉绵长的羌管信号音、叙述者的无声,表达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戍边实苦、悲情可悯的复杂心绪。作品关键位置部署的声音看似在不断削弱,而作者潜藏其中的感情厚度和思考深度则在不断加强。“声”和“意”形成了截然相反的走势。林林总总的声音在凸显作者形象和彰明作品题旨等方面散发出独特的听觉魅力。将声学领域的音景概念引入对本词的解读,有助于理解作者“苏我生民”的理念、提醒边庭之苦、引起警触的用意。
包润熙
关键词:范仲淹
传承渔文化 唱响新时代“渔家傲
2025年
随着长江禁捕工作的实施,大量渔民退捕上岸,其生活方式及习惯中的文化烙印也随之消减,上岸后,渔文化丢失的困境凸显。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渔文化有助于维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现在探究渔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弘扬渔文化的价值,探讨渔文化的传播路径。
张馨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
无“归”与有“归”:《渔家傲》与《如梦令》之比较阅读教学
2024年
传统古诗词教学中的单篇“精读精讲”模式潜存着割裂诗词与关联诗词的链接关系、僵硬化诗词外显内容与内隐意蕴关系的弊端,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诗词背后的意蕴。然而教师却能借助诗词比较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整体认知与深层把握诗词内容,不断丰富自身对诗词的独特审美体验。
张好玲
关键词:教学法
探析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之“宋词中第一首边塞词”
2024年
渔家傲·秋思》被誉为“宋词中第一首边塞词”“边塞词的绝卷之作”。本文从该词产生的历史条件、区域地理环境、词人的家国情怀和词作的艺术之美等方面进行评述,旨在探析《渔家傲·秋思》作为“宋词中第一首边塞词”的艺术审美和思想境界。
王晓文彭鹏
关键词:范仲淹艺术特色
渔家傲·秋思
2024年
(宋)范仲淹(词)王亦旋(曲)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艺术特色
2024年
张生化
周易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及演唱分析 ——以《渔家傲·秋思》《钗头凤》《春雨》为例
《周易艺术歌曲12首》是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于2021年12月出版的一部个人作品集,该书由周易先生作曲、上海音乐学院周正教授解析。整部曲集以抒情类歌曲为主,其风格与体裁形式各异。作曲家擅长用多变的音乐织体营造歌曲意境,运用...
李梓宁
关键词:周易艺术歌曲音乐特征演唱分析
总结策略在古诗词读写教学中的实践——以《渔家傲·秋思》和《秋词》为例
2024年
总结是一种将文本主要内容提炼、转化、浓 缩为一些由文本的关键要点组成的简短信息的 阅读策略。有大量研究具体总结方法和步骤的 文章,其中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五步总结法”:收 集重要信息、删除琐碎细节、删除重复信息、合 并同类项、从文中选择或者用自己的话造一个 主题句。这个方法是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古诗 词的基础上,因此教师需要教学生理解内容、抓 住主要特点,较好地提取主要信息,建立关键信 息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用明示教学的方法, 向学生示范如何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总结策略。
马玉茹
渔家傲·秋思》之“穷”“富”解
2023年
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渔家傲·秋思》是教学的重难点课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词中慷慨壮烈的基调。根据北宋魏泰《东轩笔录》记载,范仲淹是在1040年至1043年(北宋康定元年至庆历三年)间“作《渔家傲》乐歌数阅,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据说,欧阳修读了这几首《渔家傲》的边塞词之后,戏称范仲淹为“穷塞主”。
付郁樱
关键词:统编教材范仲淹《渔家傲》
婉约中的坚韧与豪迈——《渔家傲》《如梦令》教学实录
2023年
【设计理念】《渔家傲》《如梦令》是统编语文教材八(上)第六单元中的两首词,均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一起教学这两首词不仅可以达成单元教学要求,即透过诗意语言、奇特想象、典故意象等感受词人坚韧品格和高远志趣,还可以了解体会词人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和始终如一的本色初心。
张永林
关键词:《渔家傲》《如梦令》诗意语言婉约

相关作者

诸葛忆兵
作品数:122被引量:30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研究主题:科举制度 范仲淹 论略 宋代 宋代科举
印春芳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
研究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 热泪 情怀 创设研究
李思
作品数:3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垂钓》编辑部
研究主题:钓具 渔具 钓鱼 决赛 订货会
陈鑫
作品数:3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渔家傲》 文学创作 嬗变 宋代 词学研究
闫笑非
作品数:17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主旨 中国古代文学 《前赤壁赋》 古代文学教学 《论语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