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5篇“ 《急就篇》“的相关文章
急就篇
急就篇》是西汉史游为学童识字而著的字书,是汉代以来著名的启蒙教材。《急就篇》分章介绍姓氏、饮食、服饰、器物、花卉、虫鱼、音乐、宫室、植物、动物、疾病、药品、官职等,三言、四言隔句押韵,七言每句押韵,朗朗上口,诵习方便。...
杨月英注
关键词:古汉语启蒙读物
急就篇
急就篇》是我国汉代时的识字课本。本书除收有《急就篇颜王注本》外,还附有《校松江本急救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急救章》等。
(汉)史游著
关键词:汉语启蒙读物
急就篇
(汉)史游撰
急就篇
(汉)史游著
关键词:民国汉语古籍启蒙读物
急就篇
收《我与文学》、《从公式主义说到影评》、《略谈作家的敏感性》、《漫谈文艺批评》、《批评家的眼屎》、《批评家的手》、《文学的国防动员》、《惜字纸两篇》、《关于剧作法的问答》等17篇。
杨骚著
关键词:杂著选集
急就篇》名实考
2024年
西汉后期成书的《急就篇》是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字书,然学界对其研究至今仍存分歧,亟需学者结合新出土的简牍材料,廓清《急就篇》传统研究中相沿成习的陈说,还原其名实的本来面目。要之,《急就篇》之标题本意为使用高长、窄狭且奇异之觚写就的字书,《急就篇》之文本既可用于正字,还兼作蒙童的识字教材和吏员习字的字范,具有三位一体的性质。
万子昂王祖龙
关键词:《急就篇》字书名实书体
急就篇》姓名“慈仁他”辨正
2024年
對《急就篇》姓名“慈仁他”的解讀,學界觀點雖略有差異,但基本解讀框架相同,都是切分成“姓氏+人名”,即讀作“慈+仁他”或“慈+它人”。全面考察西漢簡牘人名和《漢書》人名用例後發現,不能將其僅僅視爲羅列姓氏和名字的條目,而應該看作是用“慈”“仁”“他”等三個常用人名用字組合而成的姓名字小系統。該系統中不僅包含了姓氏“慈”“仁”“佗”,人名“仁”“他/它”“它人”,還包含了“君仁”“子它”等西漢常見表字。從編排意圖上看,人名編排組合成“慈仁他”,不僅有相同義類組合,方便記憶之意,也有避免讀爲“慈它人”這樣的單一組合,而致使其系統性不能充分展示的目的。
李世持
关键词:《急就篇》姓名
急就篇》中“绛缇絓紬丝絮绵,㠲敝囊橐不直钱”纺织句章的辨析
2024年
急就篇》中“绛缇絓紬丝絮绵,㠲敝囊橐不直钱”这一句章中所涉及的相关信息是研究中国纺织文化的重要依据,目前对其中所涉及纺织信息的解读层出不穷,但由于史料信息的局限性,存在不完整的解读及偏差。文章基于对各代的相关解读,进行文献考据和文物等实证相结合的二维互证法复盘研究,研究认为:1)绛、缇都是与纺织有高度相关的间色,都来源于植物染绛草,绛通过媒介去除其中的黄色素印染形成深红色,只有特殊地位的人才可使用;缇则是橘红色,直接由染绛草中的黄色与红色混合印染而成,后成为缇衣,是缇骑的代表服饰,两者虽非正色,但都具有阶级属性。2)丝指代有蚕茧丝和棉丝,中国是最早养蚕丝织的国家。绵、絮都来自茧丝,蚕茧在脱胶过程中形成较为精细的部分为绵,剩下较为杂乱仍保留部分胶质的部分则为绵。絓与紬都是粗丝,不同的是纟由来自柞蚕丝属于东北地区特色茧丝,本身丝线粗大,纟圭则是采用蚕丝中的废茧加工而成。3)巾匕与敝都指代破旧织物,巾匕意指破旧的布帛,敝则指代破旧的衣服,后世敝专指破旧,需要用敝衣表示破旧的衣物。囊与橐都指代装物的袋子,囊是一端开口装物后系扎,有方底和圆底两种样式;橐为两端开口装物后系扎两端或两端有底中间开口驼在两端,常在长途运输中使用,在中国古代官场上囊橐在外加封检作为传递文书的重要工具,由青、皂、赤白不同颜色表示文书的紧急程度及分类。4)句章最后“不直钱”并未指其没有价值,而是指囊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并不稀奇的意思。
胡晓涵朱泽钰程轶凡李强
关键词:《急就篇》织物服饰
急就篇》中“青绮绫縠靡润鲜,绨络缣练素帛蝉”纺织句章的辨析被引量:3
2024年
急就篇》中“青绮绫縠靡润鲜,绨络缣练素帛蝉”纺织句章记载了丰富的织物及纺织工艺信息。但由于史料信息的局限性,对于这些信息从古到今仍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解读。文章通过对各代的相关解读,进行文献考据和文物实证相结合的二维互证法复盘研究,研究认为:第一,绮与绫两者都为斜纹织物,从结构上看绮是具有特殊结构的丝织物,它是汉代社会阶级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縠在现代纺织中被定义为纱的一种,在汉代縠是经过通过强捻的纱线受潮后产生绉缩,然后放入水中浸泡而收缩起皱,形成的一种绉纱,深受上层阶级喜爱。绨的历史悠久,它是一种质地粗糙厚重的织物,随着锦的出现绨织物在发展中被代替。素织物是最早出现的织物品种之一,和绢、纨在外形结构上相似,但实际上可能是一种麻织成的未经练染的平纹织物。第二,汉代是纺织技艺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络丝技艺及练治技艺在汉代基本定型。络作为纺织技艺涉及生丝、络丝及络车三种解读。三者都是络丝工序中的重要工序,在汉代壁画中多有出现,女性是络丝工艺的主体,并且在汉代络丝技术定型,后世络车及络丝工艺基本保持汉代形态。练,可指代经过练治的布帛,也可指练治工艺,对纤维进行加工脱胶,使其变得柔软的过程,有三种方式:沤渍法、水洗法、灰治法,并在过程中加入碱性溶液,使布帛变得柔软且具有光泽。第三,青与现代色彩学中的青色不同,受印染方式影响,青最开始从矿物中提取,形成蓝色或绿色,随着植物印染的发展青色采用马蓝、蓝草等植物,形成颜色较深的深蓝紫色,并用栗子壳、莲子壳等植物印染,还可形成颜色较深的黑色;由于受阴阳五行、道家及道教思想影响,青被赋予了特殊的等级含义,成为汉代天子的祭祀之服,广泛应用于汉代织物中,但随着青色印染的普及成熟,
胡晓涵李强
急就篇》所反映的华夷天下观
2023年
急就篇》,又名《急就章》,是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编的一部童蒙识字教材,曾广泛通行于两汉至隋唐之间。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先秦两汉间类似的字书类启蒙教材曾有过十几种,但除了《急就篇》,都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因此,《急就篇》就显得尤为重要。
张继海
关键词:《急就篇》天下观识字教材启蒙教材汉元帝

相关作者

张传官
作品数:16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急就篇》 汉简 人名 教育史 补释
李强
作品数:242被引量:411H指数:12
供职机构:武汉纺织大学
研究主题:纺织 面料 考辨 整理液 染色
徐梓
作品数:80被引量:27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研究主题: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 中国传统文化 科举 书院
刘伟杰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潍坊学院
研究主题:《急就篇》 文献考 亡佚 白话 古文今译
高瑾
作品数:17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小说 外国文学教学 托尔斯泰 《急就篇》 儿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