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2篇“ Β-防御素-2“的相关文章
依克多因或其衍生物作为人β-防御素-2表达促进剂的用途
本申请提供依克多因或其衍生物作为人β‑防御素‑2表达促进剂的用途。本申请首次发现依克多因或其衍生物具有诱导细胞表达β‑防御2(hBD‑2)的作用,从而将其用于提升皮肤抗微生物的防御机制。
刘乙洁吴越
裂裥菌素作为人β-防御素-2促进剂的用途
本申请提供裂裥菌素作为人β‑防御素‑2促进剂的用途。本申请首次发现裂裥菌素具有诱导人β‑防御素‑2(hBD‑2)表达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刺激人体表面抗微生物的防御系统以恢复天然内环境稳定,从而用于改善人体表面的自然防御或改...
刘乙洁吴越陆震温亮亮
猪β-防御素-2在黄曲霉毒素B1致小鼠肠道炎症损伤中的作用
2024年
旨在探究猪β-防御素-2(pBD-2)在黄曲霉毒素B1(AFB1)致鼠肠道损伤中的作用。本试验以4周龄KM小鼠为研究对象,将体重相近的30只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DMSO组(1%DMSO灌胃)、AFB1组(0.3 mg/kg AFB1灌胃)、pBD-2组(0.03 mg/kg pBD-2灌胃)和AFB1+pBD-2组(0.3 mg/kg AFB1灌胃28 d后再用0.03 mg/kg pBD-2灌胃28 d),试验持续56 d,通过观察小鼠肠道结构的变化以及采用qPCR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FB1组小鼠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料重比(F/G)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小鼠饲喂pBD-2以后ADG和ADFI均较AFB1组显著增加(P<0.05);HE染色结果显示,AFB1导致小鼠空肠黏膜显著损伤,并伴有严重的肠壁变薄,肠绒毛萎缩、稀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之比、相对肠绒毛数量及肠壁厚度均显著降低(P<0.05),而使用pBD-2处理小鼠损伤模型,肠道结构可见显著恢复(P<0.05);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AFB1处理小鼠可显著上调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但对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出现了下调趋势,而用pBD-2处理小鼠损伤模型后可显著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说明pBD-2对AFB1造成的肠黏膜炎症具有缓解作用。本研究结果为AFB1中毒的防控及pBD-2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曼王坤丽王艳慧李庆豪李明边思琦皇甫和平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肠道炎症小鼠
肺结核患者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β-防御素-2水平及其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索肺结核患者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 40,YKL-40)、β-防御素-2(human beta defensin 2,HBD-2)水平及其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86例肺结核患者为肺结核组,根据痰涂片结果分为活动性肺结核组(n=50)和非活动性肺结核组(n=36),另选取86例来自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YKL-40、HBD-2水平并分析肺结核患者血清中YKL-40与HBD-2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中YKL-40、HBD-2水平对肺结核及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结核组血清YKL-40、HBD-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YKL-40、HBD-2水平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P均<0.05)。肺结核患者血清中YKL-40与HBD-2的水平呈正相关(r=0.601)。YKL-40、HBD-22者联合诊断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95、0.922、0.962,2者联合诊断优于单独诊断;YKL-40、HBD-22者联合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AUC分别为0.891、0.881、0.959,2者联合诊断优于单独诊断。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YKL-40、HBD-2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病情加重而升高,2者对肺结核及活动性肺结核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李春晓李怀臣
关键词:肺结核Β-防御素-2
血清β-防御素-2、维生素E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β-防御素-2(hBD-2)、维生素E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治疗的8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病例组,根据检测结果将8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病毒性感染组(55例)和细菌性感染组(31例),另选择同期3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儿血清hBD-2、维生素E及hs-CRP表达,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hBD-2、维生素E及hs-CRP表达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hBD-2、维生素E及hs-CRP表达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患儿血清hBD-2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维生素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细菌性感染组患儿血清hBD-2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而维生素E水平显著低于病毒性感染组(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血清hBD-2和hs-CRP与细菌性感染的发生呈正相关(P<0.001),而维生素E则与细菌性感染的发生呈负相关(P<0.001)。ROC结果显示,血清hBD-2、维生素E及hs-CRP并联联合预测细菌性感染发生的灵敏度=90.32%,特异度=94.55%,表明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而Kappa=0.853,表明诊断结果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血清hBD-2、维生素E、hs-CRP均可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三者并联联合试验,诊断结果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饶鸣皋
关键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性感染维生素E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β-防御素-2和N末端心房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β-防御素-2(hBD-2)、N末端心房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在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儿科确诊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支气管炎57例,轻症肺炎34例,重症肺炎35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BD-2、NT-proBNP、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hBD-2、NT-proBNP水平与IL-8、IL-10及IL-1β水平的相关性。对影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支气管炎组、轻症肺炎组及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hBD-2[(8.74±1.28)mg/L、(10.17±1.26)mg/L及(11.37±1.48)mg/L]、NT-proBNP[(146.34±13.64)pmol/L、(163.26±16.58)pmol/L(188.13±22.42)pmol/L]、IL-8[(62.28±10.32)ng/L、(69.19±10.65)ng/L及(77.32±12.76)ng/L]及IL-1β[(148.06±20.34)ng/L、(160.43±20.48)ng/L及(174.222.52)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8.06±1.34)mg/L、(36.57±6.05)pmol/L、(55.17±8.28)ng/L及(137.62±18.16)ng/L], IL-10水平[(17.44±4.67)ng/L、(14.53±4.25)ng/L及(10.46±3.16)ng/L]低于对照组[(23.16±6.4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411、1 068.95、37.653、27.175及51.790,均P<0.05)。支气管炎组、轻症肺炎组及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hBD-2、NT-proBNP、IL-8及IL-1β水平依次升高,IL-10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hBD-2、NT-proBNP水平均与IL-8、IL-1β呈正相关关系(r=0.719、0.773、0.748及0.702,均P<0.05),与IL-10呈负相关关系(r=-0.768、-0.73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BD-2、NT-proBNP高水平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OR=2.036、2.378,均P<0.05)。结论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hBD-2、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儿�
吴建梅田海贞汪暑萍
关键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Β-防御素-2
猪β-防御素-2在黄曲霉毒素B1致仔猪空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22年
以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为模型,探究猪β-防御素-2(porcineβ-defensin 2,pBD-2)在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致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使用CCK-8法确认不同质量浓度(20,40,60,80,100 mg/L)AFB1及不同质量浓度(2,4,6,8,10 mg/L)pBD-2的细胞毒性,筛选两者的可用质量浓度,再通过qPCR确认不同质量浓度(10,20,30,40,50 mg/L)的AFB1对IPEC-J2细胞TNF-αmRNA及IL-1βmRNA表达的影响,建立AFB1致细胞损伤模型。然后分别以2,4,6,8 mg/L pBD-2处理细胞损伤模型作为试验组,同时分别以单独使用AFB1和pBD-2处理的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所有细胞处理均进行12 h。处理结束后提取所有组细胞总RNA和总蛋白,使用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NF-α及IL-1β的表达变化。细胞存活率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60 mg/L及更高剂量AFB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pBD-2在10 mg/L出现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损伤模型建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FB1在30 mg/L时显著上调了TNF-αmRNA和IL-1βmRNA的表达(P<0.05)。使用pBD-2处理细胞损伤模型,qPCR结果显示,4,6 mg/LpBD-2可显著下调AFB1所致TNF-αmRNA及IL-1βmRNA的过量表达至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FB1显著上调TNF-α及IL-1β的表达后(P<0.05),8 mg/L pBD-2可下调TNF-α的表达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6,8 mg/L pBD-2可显著下调IL-1β的表达至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结果表明,pBD-2可通过调控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来缓解AFB1对小肠上皮细胞造成的炎症反应。
李庆豪张曼孙娟彭雅婷刘勇金鑫李奎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炎症反应
猪β-防御素-2对黄曲霉毒素B1致肠道损伤的修复效果研究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毒性最强的霉菌毒素,可严重损伤动物肠道,对动物健康和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防御素是动物自身产生的天然抗菌肽,具有修复机体损伤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为探究猪β-防御{2}2(...
李庆豪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肠黏膜损伤
牙龈上皮β-防御素-2诱导表达的中药筛选
2021年
目的筛选出对大鼠牙龈上皮β-防御素-2具有诱导表达作用的中药。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选取90只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9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固有表达组(10只)、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分别给予药物(黄芪组、板蓝根组、丹参组、柴胡组、鱼腥草组、穿心莲内酯组,每组10只,共60只),连续给药7 d后将大鼠处死,切取大鼠牙龈上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牙龈上皮β-防御素-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黄芪组和板蓝根组大鼠牙龈上皮β-防御素-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固有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黄芪和板蓝根能够诱导大鼠牙龈上皮β-防御素-2的表达增高,黄芪和板蓝根具有调节大鼠口腔黏膜天然免疫的作用。
孙晶郭阁于堂张璇
关键词:Β-防御素-2牙龈上皮中药
淫羊藿苷对气管切开模型大鼠早期β-防御素-2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气管切开模型大鼠早期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ICA治疗组(C组),每组18只。B,C组制备大鼠气管切开模型。模型成功6 h后给予C组ICA干预,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第24,72,168 h取肺组织、肺泡灌洗液及外周血。用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β-防御素-2 mRNA表达,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及外周血血清中β-防御素-2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含量,并计算CD4+/CD8+值。结果:气管切开后B组大鼠肺组织β-防御素-2 mRNA及肺泡灌洗液β-防御素-2含量在24 h明显升高,随后逐渐降低,至168 h降低最明显(均P<0.05);外周血血清β-防御素-2含量逐渐降低,168 h明显低于24 h(P<0.05),但3个时间点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周血CD3+T细胞水平24 h明显低于A组(P<0.05),CD4+和CD8+T细胞水平3个时间点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各组组内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ICA干预后:肺组织、肺泡灌洗液、外周血血清β-防御素-2含量及外周血中CD3+和CD4+T细胞水平均逐渐升高,明显高于B组(均P<0.05);CD8+在24 h明显低于A组(P<0.05),其余时间点3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CD8+值在168 h明显高于A,B组(均P<0.01)。结论:ICA可以改善气管切开模型大鼠早期肺部免疫功能,这可能与上调肺组织β-防御素-2 mRNA表达及肺泡灌洗液、外周血血清中β-防御素-2含量,提高外周血中CD3+和CD4+T细胞水平和CD4+/CD8+值,降低CD8+T细胞水平有关。
鞠静谭人千钟勇彭玲玲潘宇政
关键词:淫羊藿苷Β-防御素-2T细胞亚群